English

依靠科技缚苍龙

1999-08-08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鹏 徐冶 夏斐 通讯员 韩凤翔 我有话说

早就听说云南的东川是世界上有名的“泥石流博物馆”,而泥石流之灾害又是造成水土流失,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。我国的泥石流灾害的现状如何,泥石流能不能防治?带着这个问题,7月13日,在烈日下,我们驾车前往东川采访。

东川市离昆明约180公里,山路崎岖,急弯陡坡,驾车人全神贯注,乘车人不由地感叹:东川道上,目不暇接,滇路之难行,实不亚于蜀道。

到了东川市之后,沿着泥石流冲积抬高二、三十米的河谷,又走了20公里的山路,我们来到了世界一流的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。东川市水电局总工程师、中科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客座研究员陈循谦,中科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站长、博士生导师崔鹏研究员、吴积善研究员先后介绍了中国泥石流的现状、危害和治理情况。

泥石流是山区,尤其是环境脆弱山区的一种突发性山地灾害。中国是一个山地大国,山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。同时,中国是一个泥石流灾害大国,有5万多条具有一定规模的泥石流沟,广泛分布于30多个省市自治区。全国有150个县级和县级以上的城镇、36条铁路、5万公里公路、120公顷耕地、数十座矿山、大量的水利水电设施以及江河航道,不同程度地受到泥石流的威胁和危害,每年造成经济损失高达20亿元,死亡人数约500名。泥石流严重制约着山区的经济开发和群众的脱贫致富,导致土地砂石化、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,生态环境退化。

东川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有名的“泥石流博物馆”,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小江流域。小江流域是金沙江的一级支流,全长138.2公里。这个流域有107条不同类型的泥石流沟,每年有数十条沟谷爆发泥石流,对铁路、公路、东川市城区、矿山、农田及水利设施造成严重危害。当地群众形象地描述道:“座座山头走蛟龙(泥石流),条条沟口吹喇叭(泥石流堆积扇)”。

东川在古代并不是泥石流的高发区,而是由人类自己的生产活动造成的。据地方志记载,唐朝开始在这里开矿炼铜,清乾隆年间(约公元1700年)炼铜达到高峰,最高年产量1600多万斤,每年需用木炭1亿6千多万斤,估计每年砍伐10平方公里的森林,正所谓“炼铜百斤,需炭千斤,采冶既久,山林愈尽。”到解放前夕,原本森林茂盛的东川,已是濯濯童山,沟壑纵横,再加上近二、三百年中两次大的地震,改变了山体结构,每到雨季,洪水挟带着大量的泥沙呼啸而下,毁屋毁田,危害严重。据测算,仅小江,每年就向金沙江输入4000万吨泥沙!

正因为东川的泥石流很典型,1961年,中科院在这里建立了观测研究站。经过几十年两代科技工作者的努力,现在的东川站拥有半自动化泥石流野外观测研究系统与设备、功能完备的大型室内泥石流运动力学试验设施和模型试验场,以观测试验为主要手段,开展各类泥石流发生、运动、堆积机理与过程等基础性研究和泥石流发生预测预报、警报系统、综合防治等应用基础研究,成为了国内外泥石流研究与防治的重要基地。

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,东川站的科研人员,积极指导和参与东川市的泥石流沟的治理工作。他们和市保办的同志一道,摸索出了一套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治理泥石流的方法。在治理流域,砌人工排洪道,建拦挡坝、固床坝、截留沟等,再采取植树造林,封山育林,以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。

在科技人员的指导和干部群众的努力下,现在,东川市已经对18条泥石流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治理,植树造林,封山育林34467公顷,建成了一大批抵御泥石流的工程,拦蓄泥沙3387万立方米,大大减少了流入长江的泥沙量。新垦农田1440公顷,保护农田934公顷。

我们在小江流域经过治理的蒋家沟、大桥河、黑水河等小流域看到,原先的荒山荒坡已经披上了绿装,石榴树硕果累累,快要成熟的黄梨散发着阵阵清香,利用泥石流冲积扇改造的农田渠系配套,林网纵横;大田的庄稼丰收在望……

在与科研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的交谈中,我们了解到,泥石流虽然可怕,但采取科学的方法是可以治理好的,治理好一条小流域,可以新增大量农田,又能减少泥沙流入长江,减轻三峡库区的淤积,综合效益好。但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资金投入不足,致使泥石流治理的进度缓慢。他们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投入,以根治泥石流灾害,保护生态环境,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。(十九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